义乌上溪吴晗故居
2021-06-17 【 字体:大 中 小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地址:上溪镇苦竹塘村
年代:民国初年 (1924年)
文物本体:故居坐东北朝西南,面阔五间,通面阔20.72米,通进深11.4米,占地面积463平方米。
文物价值:明史专家、民主党派的北京副市长、《海瑞罢官》作者,“文革”第一受害人吴晗的故居。
保护范围:吴晗故居建筑本体外延,西南延2.5米至石子路外侧,东南延1.5米至石子路外侧,东北延至吴璀云户南墙1米处,西北延16米至水泥路外侧,占地面积为971平方米.
建控范围:保护范围处延,西南面外延47米至吴琅珍、吴樟清、何如勋等户外墙路;西北面外延48米至吴琅云、何如勋等户外墙大路、东北面外延48米至吴樟弟、吴璀樟、何如飞 等户外墙水泥路;东南面外延30米至吴琅珍、吴珠明、吴珠权、吴璀仕、何如飞等户东外墙路,所构成的封闭区域。占地面积 为12547平方米。
吴晗故居 建于清宣统年间。坐东朝西。系院落式庭院建筑。1进5开间,左右厢房各 1间,均有楼。故居内陈列着吴晗使用过的遗物。故居大门上方镶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乌兰夫亲笔题写的“吴晗同志故居”青石匾额。照 墙内壁左侧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于1983年为《吴晗史学论著选集》撰写的亲笔题词青石碑。右侧有吴晗生平简介青石碑。正堂两 边各悬挂一木刻条幅:“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留取丹心照汗青”,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三家村”幸存者廖沫沙1984年夏为吴晗故居揭幕亲笔题写。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故居在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距义乌市区18公里,为已故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家宅。由吴晗父亲吴瑸珏于1924年所建,系前廊式天井院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463平方米。故居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通面阔20.72米,通进深11.4米,建筑面积440平方米。故居大门上方嵌有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亲笔题写的“吴晗同志故居”青石匾额。吴晗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吴晗冤案早已得到昭雪。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在北京清华园内的“晗亭”和这座故居,便是留在人们心中的永恒的纪念。
苦竹塘村是一个别具匠心吴店镇仅三里路的村庄,因塘得名。塘就在村子的西南面,面积原有300余亩。塘的两面邻山,东边的苦竹山像头水牛。传说这头“牛”是从苦竹塘里走出来的,睡下以后就成了一座山。村的北边也有一座山,因为坐落在村子的后边,人们习惯叫它老后山。村子的外围现已错落有致地立起了许多新楼,但村子中间却鳞次栉比地毗连着众多的旧式民居。这些民居大多是高墙深院,一律的青砖青瓦。从那一方方斑驳的门匾,从屋檐上厚厚的青苔和衰草中,可以感觉到这些建筑物的高龄。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故居在吴店镇苦竹塘村,它是1924年建的院落式民居建筑。吴晗故居占地面积207.06平方米,属典型的南方开井院住宅。故居分二层,主体建筑呈轴对称分布,正堂明间为中堂,两侧为厢房,门前为花园。左次间为吴晗同志的卧室书店兼客房。踏进大门,赫然入目的即是高悬在大门上方、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吴晗同志故居”青石刻碑。照墙内壁左右分别嵌有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同志亲笔题词和吴晗同志生平简介的青石碑刻,内容为“吴晗同志从一个勤奋治学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历史学家和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道路是本世纪我国知识分子的光明大道”,给吴晗以很高的评价,使这座建于1924年的古老院落更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东厢房就是旧时吴晗父亲的书斋,右厢房曾是吴晗的卧室兼书房,吴晗就在这儿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吴晗的祖父是略懂诗书的老先生,死后留下一部《御批通鉴》,想不到这本书成了吴晗学习历史的启蒙“老师”,引导他走上研究历史的道路。父亲从小教他识字做诗,7岁的吴晗就摇头晃脑地吟诗了。驻足凝神,我们似乎犹能听到吴晗幼时的朗朗读书声。
故居中堂上悬挂着吴晗的油画像,眼镜后边的目光透出学者的睿智和敏慧,那嘴角边流露出来的和蔼的微笑,充满着对生活的爱,对人民的爱。画像两旁的木板上刻着廖沫沙悼念战友的题词:“留取丹心照汗青”,“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题词可以说是吴晗一生的写照。


漫威电影《惊奇队长2》正在热映,IMAX版部分场景多达26%画面内容


腾讯音乐成为北京国际电影节唯一音乐合作伙伴 推出首个国际化专项“电影音乐扶持计划”


高中生穿搭指南 高中生的穿搭造型推荐


盖娅致裳国潮“琇”,“五一”惊艳前门大街


种草|下一个红毯发光女王就是你!


聂耳母校三校联动走进影院 同心齐唱《为国而歌》

